文/李紫雾 摄影/江雪 审校/吴春阳 常德海 审核/王良 钟月双
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并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教育振兴战略,8月29日至31日,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钟月双、院长王放带领学院第三教工党支部郑国英、周丽平、焦万芹、李紫雾、梁嘉琪、江雪、李采奕等7名党员骨干教师,赴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小学开展为期三天的“党建+体育赋能”主题支教活动。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得益于校党委组织部的细致指导,得益于我校驻冠军村第一书记、粮油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德海的积极协调与大力支持。活动有效推动了体育教育专业力量下沉乡村,助力于儿童体质提升与乡村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慰问支教团队
本次活动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体育学院专业资源,紧密结合乡村教育实际,面向冠军村小学100余名学生开设了武术、球类(匹克球、排球)、操舞三大课程模块,将党性教育、团队协作与意志培养融入体育教学全过程。在武术教学中,党员教师不仅传授动作技巧,更注重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小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球类课程通过集体游戏和分组对抗,突出纪律意识与协作精神,引导小学生体会集体主义价值;操舞类教学则在欢快节奏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人生态度,实现身体锻炼与思想启迪的有机统一。
为进一步加强乡村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当地基础教育教师体育素养与教学能力,体育学院教师团队专门组织了面向张村镇各小学20名体育教师的专项培训。围绕第九套广播体操的教学难点,通过分解演示、个别辅导、模拟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实操训练,有效解决乡村体育一线教学现实问题。乡村教师普遍认为培训内容系统实用、方法具体可行,显著提升了小学体育课教学信心与专业水平。

慰问脱贫户
8月31日,支教团队以“体育精神放光芒,冠军童心向未来”为主题,策划举办了一场融竞赛、趣味、教育为一体的趣味运动会,设置螃蟹运球、一圈到底、抱球折返跑、沙包投掷等项目。党员教师全程参与组织与服务,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学习规则、尊重与合作。运动会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成为此次党建与体育专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在支教活动的间隙,体育学院党总支还看望慰问了冠军村的结对帮扶脱贫户群众,为他们送去了生活慰问品,从而与支教活动形成了既扶智也暖心的协同效应,全方位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合影留念
此次党员教育实践活动是体育学院党总支推动党支部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通过组织党员教师深入乡村一线,实现了专业资源与党建力量的双向赋能,不仅切实助力乡村体育教育提质增效,也进一步锤炼了党员教师的宗旨意识与服务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真正形成了“抓党建、促业务、助振兴”的良性循环,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坚实的体育力量。


课堂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