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巧琴 摄影/李采奕 审校/吕化 审核/王放
9月28日,体育学院在体育训练中心会议室举办“教学创新改革与一流课程建设工作坊”,特邀南京工业大学章璐璐副教授(运动健将、国家级混合式一流课程主持人)全程指导,学院全体教师参会。
上午,章璐璐以《从“评上”到“建好”:一流体育课程的持续建设与育人深化》为题,从“破题、反思、实践、引领”四维度解析体育一流课程建设逻辑。育人本质是如何破题的关键,强调“建好”课程要结合体育学科特性与学生专业特点,挖掘“文化认同+终身健身意识”等深层价值,推动学生从“被动学技能”转向“主动强素养”。反思中提出课程建设从“申报思维”转向“建设思维”的转变,通过“动、智、心、链”模型实现“生态化育人”转型。实践中她以“四普六库”“四招一势”教学分享落地路径与考核创新提升综合成效。引领部分聚焦申报材料模糊、成果难转化等痛点,建议用定期反思、学生反馈、跨校交流促进课程长效发展。
下午,章璐璐以智慧课程9次迭代案例开展实操教学,从基础模块搭建到AI动作纠错、思政融入,逐步骤演示数字化课程建设。针对动作指导难覆盖,她现场演示课程分组、学生视频、教师批注、AI纠错的精准教学方法,还分享国一流课程与省赛申报技巧,提醒储备过程性材料,互动中解答课程目标凝练、痛点分析等问题。
院长王放总结,章老师的分享不仅有理论支撑,同时更贴合体育课程教学实际,从为何建、怎么建、建得好等三方面,鼓励全体教师建好、教好、学好、练好、用好深耕课程凝练提升,并引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强调课程建设需从一点一滴做积小步成大步。
此次工作坊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拓展课程建设思路,学院将深化推动课程组协作,深化体育思政、智慧体育、体育生态创新,促课程建设与育人实效融合,为五育并举拓新人才夯实基础。


